
行業新聞
硫化亞鐵的化學式為FeS包括什么
2017-02-14
硫化亞鐵的化學式為FeS(含硫量:36%),硫化亞鐵為黑褐色六方晶體難溶于水。可由硫和鐵在高真空石英封管內共熔而得,反應方程式為Fe+S→ FeS(條件為加熱)。這樣制得的硫化亞鐵作為化學試劑成本較高,而化學純試劑硫化亞鐵含雜質較多。
用硫化亞鐵與稀鹽酸或稀硫酸反應制硫化氫氣體時,由于是在啟普發生器或其簡易裝置中制備,硫化亞鐵固體表面的氧化層中的硫不與稀鹽酸、稀硫酸反應,阻礙了硫化亞鐵與酸液中的氫離子接觸(即硫化亞鐵雖然難溶,但畢竟能溶解一點點,溶解的部分完全電離出亞鐵離子與硫的陰離子。)此時溶液中幾乎無硫陰離子,與氫離子結合生成弱電解質硫化氫就很少。另一方面在常溫下四氧化三鐵與稀鹽酸、稀硫酸反應比較慢,溶解四氧化三鐵還會消耗較多的氫離子,使氫離子濃度下降,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Fe(FeO2)2+8H+=Fe2+2Fe3+4H2O。
利用快淬技術制備的非晶軟磁合金顯示出傳統軟磁材料不可比擬的優良綜合軟磁性能,同時由于是由液相一次成型,其生產成本顯著降低。自問世以來,快淬軟磁材料的技術應用視角越來越廣。目前已獲得成功應用的快淬非晶合金帶材主要有Fe基,,Co基和FeNi基,這些非晶合金帶材在軟磁性能上各有優勢,但鐵基非晶態合金比鈷基或鎳基非晶態合金價格低廉,并且有較高的磁感應強度;與傳統硅鋼片相比,其高的抗飽和特性,良好的溫度穩定性和橫磁退火后的恒導磁特性都很有競爭優勢,因而成為變壓器鐵芯的*材料。Fe基非晶合金帶材的基本化學成分(原子分數)是10%~16%的B,8%~15%的Si,其余成分為Fe,其他少量元素主要為了改善矩形比和磁導率等性能而作適量添加。